申康中心举办2025年上海市级医院“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9:17:00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9月9日报道:健康优先、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石。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办,37家上海市级医院共同参与的第七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日前正式启幕。

市级医院聚力 引领健康管理新风尚
当前,以体重管理为突破口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为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号召,增强公众健康管理意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本届“科普周”和“开放日”活动以“卓越申城 健康先行——健康管理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组织全市37家市级医院聚焦体重管理、慢病防治、心理健康等热点,以及医疗新技术、就医新体验等群众关心的话题,集中为市民朋友打造一场健康盛宴,通过专家访谈、探院直播、开放体验等形式,普及医学健康知识,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全方位展示上海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便民惠民新进展新成效。
启动仪式当日推出了首场专题直播《跨界·对话—体重管理 全民行动》,邀请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奇伟、仁济医院骨关节外科主治医师王杨雨凡,著名钢琴艺术家孔祥东、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宋罡,围绕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减重干预、心理支持等话题,展开跨界对话,呼吁大家共同关注超重和肥胖等健康问题,树立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加油助力。本场直播反响热烈,浏览量达163万人次。
即日起至12日,申康中心还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等多家主流媒体,每日推送1场专题直播,内容涵盖营养健康、临床创新、医学人工智能、肿瘤综合管理、心理健康、海派中医等方面,邀请市级医院相关领域医学专家,向市民朋友普及疾病防治和日常保健知识。同时,“申康科普周”公众平台设置“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医护同相伴”“一站式就医”“智慧云探院”等专题栏目,集中推送原创短视频,详细介绍市级医院最新医疗科技成果和便捷就医服务举措。各市级医院也将结合学科特色,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剧目、科普大赛、爱心义诊、公益赠书、文创集市等186场线上线下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科学实用的健康指导。

坚持七年深耕 打造权威科普高地
近年来,申康中心深入贯彻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打造权威的科普高地”为目标,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及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报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连续七年携手全市37家市级医院共同举办“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开创了国内规模化健康科普宣传的先河。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普周”和“365天云端开放”理念,打造了“申康科普云平台、申康科普随身学、申康科普直播间、申康科普进行时、申康科普面对面、申康科普数据库”等系列载体,不断丰富拓展健康传播的形式和内涵。七年间,通过各大平台累计对外推送科普视频4500余条、专家科普直播近1000场,全网浏览量累计超7.5亿人次。
申康中心注重科普人才挖掘培养,为医务人员搭建展示平台,连续5年举办市级医院“新声说健康”优秀科普视频评选活动,众多医务专家走出科室,来到“台前”,成为百姓喜爱信任的“科普明星”。2025年,汇集37家市级医院“优势学科+科普达人”,全新策划推出市级医院“明星医护”系列科普,每周通过“申康科普”云平台、东方网、看看新闻网以及医院自媒体平台等渠道向公众推送,全网浏览量超1亿人次,成功构建了“一次创作、多元传播、长效服务”的健康科普生态。

注重患者体验 提供有温度的医疗
今年,恰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申康中心引导37家市级医院在严抓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医疗环境更友好、医疗服务显尊重、就诊流程更便捷、医患关系增互信、医院治理促合作”五个重点环节管理,并于本届“科普周”和“开放日”活动期间,举办了“市级医院提升患者体验品牌项目”典型选树活动,鼓励医院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患者体验与医疗服务双促进、双提升。
在此期间,各市级医院也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医院开放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走进医院,近距离参观院史馆、日间手术室、新医疗设备和新医疗技术、医用机器人、实训基地、ICU病房等特色诊疗区域126个开放项目,并设置跟岗体验、公益陪诊等活动,进一步增进医患沟通,提升医疗服务透明度,构建友好互信的新型医患关系。
健康是最大的公益。申康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表示:“未来,申康中心和市级医院将继续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导向,肩负好健康城市建设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光荣使命,为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和全球健康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