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德国新政府《联合执政协议》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0:28:00


5月6日,德国联邦议院进行了两轮投票,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获得了联邦议院全体议员多数票的支持,正式当选新任总理。德国正式迎来了由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组成的新联合政府,并签署了一份涵盖全面国家振兴的《联合执政协议》。这一协议在内政、安全、经济、移民和国防等诸多领域提出重大调整,包括加强边境管控、推进移民遣返、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振兴经济、大幅提升国防预算、增加劳动最低收入等。这些施政方针不仅将重塑德国的经济与政策轨迹,也将重塑欧洲自二战之后持续60年的基本安全格局。
关于德国新政府施政方针核心内容,首先,加强国家安全建设与外交政策调整。新一届德国政府承诺大幅提升国防开支,力求使联邦国防军在战备状态上实现“迅速、显著且可持续”的提升。军费增长将以北约标准为参照,重点用于强化前线部署,特别是优先装备驻立陶宛的德军旅。基社盟党魁马库斯·索德尔表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国防预算将累计投入1500亿欧元。德国政府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兵役登记与监管体系,以提高军队的动员与储备能力。为加速军事现代化建设,德国政府计划出台新的国防采购与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法案,简化审批流程,优先保障军事用地使用。因此,为强化国家安全决策效率,总理府将集中安全事务主导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危机响应中心,并由总参谋长直接担任总理的首席军事顾问。
新任总理默茨主导推动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被写入新一届政府的执政协议中,标志着德国国家安全架构的重大升级。该委员会将设立于总理府,并在职能上取代并提升现有的联邦安全理事会。这一调整预计将进一步集中外交与安全事务的决策权于总理府,可能相应削弱外交部在相关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德国外交部60年来首次重新回到基民盟手中,这一变化也预示着德国外交方向的转向。在对外政策取向方面,新政府承诺将大幅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涵盖军事援助与民事重建协作,强化与盟友的协调机制。默茨强调跨大西洋关系依然被视为德国对外战略的核心,美国继续扮演不可替代的关键伙伴角色。在中东政策方面,德国继续将以色列安全视为国家基本立场,但未在协议中明确承诺向其提供武器支持,仍坚持“两国方案”作为中东和平的基本政治路径。
其次,经济与产业振兴计划。在经历连续两年的经济衰退之后,德国新政府计划通过一揽子改革措施试图重振国家经济,推动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增长。核心政策包括税收下调以及设立“德国基金”以增强企业活力,社民党构想通过1000亿欧元“德国基金”的设立,以公私合资模式推动企业扩张和技术创新。此前政府推动的绿色工业计划,如气候保护合同等,将继续执行,芯片工厂的补贴政策也将保持不变。基社盟将主管研究事务,联邦研究部将聚焦高科技领域,研发支出目标定为占GDP的3.5%。重点扶持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同时简化创新项目审批流程,以提升技术转化效率。
在未来产业布局上,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国家创新署(SPRIND)将获得额外资金支持,并扩展至包括国防相关技术在内的创新资助范畴。通过加强科技研发与产业融合,新政府希望提升德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在行政改革方面,企业注册流程将实现24小时在线办理,大幅提高办事效率。为促进绿色交通转型,电动车购置和使用将享受进一步的税收减免政策。同时,政府还计划通过财政激励措施,引导汽车行业中出现的产能过剩部分向国防工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与此同时,拟取消现行的国家供应链法,从而降低企业在履行合规和文书方面的行政成本,释放更多市场活力。在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铁路、公路和桥梁的翻新工程。铁路与高速公路公司将获得更多自主融资权力,以加快全国铁路网升级。
第三,财政政策的折中方案。财政政策是此次组阁谈判中最具争议、也最难以达成一致的议题之一。基民盟和基社盟主张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复苏,甚至不排除修改宪法中的“债务刹车”规则,这一立场与其在竞选期间强调财政稳健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与之相对,社民党则坚持通过向高收入群体增税来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在反复磋商之后,三党最终达成折中方案:公司税将自2028年起下调5个百分点,以提升企业投资意愿和国际竞争力;在此之前,企业可先享受30%的“投资加速”减税优惠。社民党提出的恢复财产税、提高富人税以及提升资本利得税的建议未能进入最终协议。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中低收入群体将获得小幅减免,而高收入者的税率则维持不变。同时,针对高收入者、资本投资者及企业征收的“团结税”仍将保留。为鼓励劳动,所有加班收入以及退休后每月最高2000欧元的劳动性收入将免征所得税。此外,新一届政府的财政部门由社民党掌控,预计将在减税与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更具平衡性的财政路径。基础保障的低收入人群补贴制度将被收紧,对于拒绝工作或不配合者,福利削减将更快启动。同时,劳动收入的扣减比例将放宽以增强就业激励。
第四,移民政策的收紧。新一届德国联合政府在移民问题上采取了更为坚决和收紧的立场,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减少非法移民,强化边境管理,提升遣返效率。基民盟与社民党在联合执政协议中提出,将通过多项具体举措遏制非法入境,同时增强对非法滞留人员的遣返执行力。首先,新政府计划直接在德国边境对寻求庇护者予以拒绝入境,现行的全国性边境检查将持续延长,直到欧盟层面建立起统一、有效的移民管理机制。其次,对于享有“次级保护”身份的移民,家庭团聚政策将暂停两年,未来是否恢复将视当时形势而定。同时,类似“接收阿富汗难民”这类“人道主义安置项目”将被终止。为提升遣返效率,政府将继续与相关国家签署双边遣返协议,并保留专职遣返事务官员职位,这意味着来自更多国家的非法移民将面临加速遣返。
德国政府还提出,希望在第三国设立庇护申请审查中心,并在欧盟层面推动取消“联系要件”条款,即移民不再需要与被送往国家有任何关联。为了进一步提高遣返执行率,政府计划取消原先强制提供的遣返前法律援助,并赋予联邦警察更大执法权限,包括直接拘押拟遣返人员,甚至对服刑完毕的高危外国人实施长期羁押。对于犯下严重刑事犯罪的外籍人员,将实施强制驱逐措施。航空公司也将被强制配合遣返任务,即便遣返目的地为战乱国家如叙利亚或阿富汗。对于2025年4月1日后入境的乌克兰难民,其福利标准将不再参照德国公民收入,而降为庇护申请人待遇。此外,入籍所需年限将延长,但允许双重国籍的政策仍将保留。
(作者分别系宁波大学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宁波大学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
原标题:《解码德国新政府《联合执政协议》》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刘畅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李正东 马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