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一片叶子富一方:遵义正安白茶如何成就10亿“土特产”生意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9:15:00    

连绵起伏,绿意盎然,总面积达到25万亩;5.5万户,20万余人,于叶尖开启致富密码。

这是遵义市的正安白茶产业,一门超10亿元的"土特产"生意,一个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远谋近施,一张"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正安答卷。

4月的清晨,合着声声鸟鸣,迎着徐徐微风,瑞溪镇的茶园热闹起来。嫩芽朝着阳光伸展,期待着农人的采摘。

这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郑世芳背着竹篓,穿梭在茶树间,巧手翻飞,将片片翠叶拢入篓中。

正安白茶的全年采摘期极为短暂,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每一片茶叶都显得弥足珍贵,宛如金子般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茶农们深知正安白茶的珍贵,他们将采摘白茶的过程视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郑世芳是当地出了名的种茶能手,目前种植了40余亩白茶。虽然她总是吐槽采茶季的辛苦劳累,可当别人劝她干点别的事的时候,却又急了起来,“不行,谁不让我种茶我就跟谁急,一亩地一万多元的毛收入,上哪里找?”

郑世芳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人工、农资等所有的成本,一年能拿到20余万的纯收入,每年还可带动就业600余人次。郑世辉便是基地务工人员之一。

“每年在茶基地上班,我一个人可以拿到三千多元,在家门口就有钱挣,谁不愿意?”仅每年3到4月的采摘旺季,郑世辉夫妻俩在这个基地上就能挣到上万块钱。

在瑞溪镇,靠着白茶“定期取钱”的群众有2565户11323人,茶产业成了当地村民的“绿色银行”。

“绿色生态是我们的优势,也是茶叶品质的保证,任何违禁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都会让这个产业一蹶不振。”瑞溪镇瑞缘茶业基地负责人董建光说,从2007年种白茶开始,他就主打“生态牌”,用有机肥、人工除草,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园。

董建光的茶园面积共有300余亩,其中白茶140亩。“预计今年茶叶亩产值将近1万元,总的毛收入能达到120万左右。”说起收入,董建光喜形于色。现在,董建光的茶叶卖到了全国各地。

连日来,在正安各家快递企业,一个个包裹经过称重、打包、贴签,即将发往五湖四海,这里面,有很多都是茶叶。

正安县茶叶发展中心主任王陈芹告诉记者,截至4月上旬,正安县通过物流发货销售127.834吨,产值2亿元,均价500元/斤。茶叶采摘季为农户提供日均150元收入,季节性用工超10万人次。

正安吃上这口生态饭,是久久为功的努力。

2007年,该县开始发展茶产业之初,便选择了走以“白茶”为引领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凭借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间的生态环境,正安县孕育出了“叶白、汤清、味佳、气香、形美”的珍稀白茶。

2012年起,正安以每年净增茶园5万亩的速度大抓基地建设,掀起了全县倾力发展茶产业的高潮,截至2024年,全县茶园面积扩增至25万亩,其中白茶面积18万亩,覆盖全县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辐射带动茶农5.5万户20万余人,人均因茶增收3000元以上,茶产业总产值达10.4亿元以上。

如何进一步提高“正安白茶”品牌知名度?十多年的探索,正安县给出了一系列的“解题方程式”。

“串珠成链”,引导正安白茶产业“产加销”链条式发展,是正安茶产业列出的第一道“解题方程式”。

截至目前,正安县建设茶叶加工企业标准化厂房面积10万平方米,清洁化生产线增至132条,全县茶叶年加工能力12000吨。

2022年3月底投入运营的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是正安给出的第二道“解题方程式”。当地政府通过实行“免租2年”优惠政策,目前吸引了36家茶企入驻。

正安县还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市场内的企业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

“今年春茶上市后,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已经预订出去干茶4000余斤,其中普通毛茶批发价每斤1000元左右,最好的精品白茶零售价超过8000元。”正安县怡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最先入驻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的企业,说起今年的“成绩单”,总经理冯泽敏满脸自豪。

在此之前,为带领正安白茶开拓市场,正安县还抢抓国家“区域公共品牌”的扶持机遇,先后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正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正安白茶加工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

以标准促产业,凭借不可复制的独特品质,“正安白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正安白茶”品牌价值由2012年的1.06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21.13亿元。自2020年起,正安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和“中国茶业重点县域”。

离开瑞溪,已是傍晚了。暮色中的茶园,层层叠叠,如诗如画。在正安大地,25万亩的青山,用沁人的茶香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茶芽间跃动的露珠,是生态馈赠的晶莹财富;指尖上翻飞的嫩叶,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