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十五运365天365人|郑小飞:借十五运会推动粤港澳医疗基础设施升级,构建大湾区医疗枢纽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7:09:00    

编者按: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推动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在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推出“十五运365天365人”专栏,聚焦运动员、企业家、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及社会公众的全运故事与全运期待,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十五运,生动呈现我国体育精神、城市活力和文化魅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砚文 广州报道

2025年,粤港澳三地将联合举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不仅是推动全民健身、塑造健康观念的良好机会,还将推动粤港澳三地医疗基础设施升级,留下宝贵的“医疗遗产”。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定点医院,将为赛事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小飞表示:“面对赛事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医院将依托院内各专科的专业救治能力,为赛事提供系列医疗保障,助力实现‘零重大医疗事故’的目标。”

具体来看,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建立快速响应的急救体系,通过5G远程会诊支持实现赛场与医院指挥中心的实时连接;还将设立运动员的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资源,确保伤后的及时救治,针对重大损伤还将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MDT)模式。此外,医院还将依托于以往对国家级和国际运动员治疗的经验,通过“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帮助赛时受伤的运动员快速回到运动赛场。

“从长远来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还将优化粤港澳三地的应急医疗体系,留下宝贵的医疗遗产。”在郑小飞看来,赛事将推动粤港澳医疗基础设施升级,为赛事新建或改造的智慧化医疗场馆、急救中心等,在赛后也可以通过功能转换成为大湾区区域性的医疗枢纽。赛事期间建立的多层级应急响应机制,也可在未来融入大湾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长久服务于大湾区的居民。

(海报设计:王冰、实习生钟清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