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撬动产业升级“杠杆”,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以人才为“核芯”燃动创新“聚变”

  •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39:00    

  今年4月,由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与黄河科技学院共建的智能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这将为郑州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迈进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建设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便是郑州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突破口”。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引进8家一流大学、8家科研机构建设郑州研究院。坐落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北龙湖的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便是郑州链接一流大学(科研机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缩影。

  厚植科创沃土

  2023年10月,河南省、北京理工大学、郑州市三方共建北理工郑州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北理工郑州研究院)项目占地65.15亩,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河南东龙科创服务有限公司北理工郑州研究院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施工总进度的75%,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底交付使用。”

  而现在的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已经链接郑州高校搭建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的“高速通道”。以李阳教授领衔的“体制雷达”团队,攻关精确制导、智慧交通、车辆智能感知技术,自主孵化“郑州智探科技有限公司”;以杨健教授领衔的“光磁导航”团队,实现了光学与电磁定位手术导航系统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中原科技城构建的‘政策强磁场’,让我坚信在这片热土上能够大有作为。”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产业拓展部赵鑫表示,郑州市优厚的人才政策、蓬勃的创新氛围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奔赴中原。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电池资源优化团队责任教授的姚莹;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博士后孙志兵……通过实施“校派+自聘”的双轨并行模式,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引进院士团队、战略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初步形成了170余人的人才队伍。

  撬动产业升级“杠杆”

  “人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利认为,高层次人才引进不仅是技术突破的“催化剂”,更是产业能级升维的“战略杠杆”。

  北理工郑州研究院抢抓国家科创平台重组机遇,已获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2个,与属地创新主体共建省级科研平台5个,持续推进中试建设,启动4个中试基地建设,为引育项目进行中试熟化及二次开发试验。

  “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支点,撬动河南产业升级的‘杠杆’。”柏利表示,研究院将按照“边建设、边科研、边聚人才、边出成果”的思路,创新构建由单一的“创新实验室”转变为“创新实验室+中试基地+学科性公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截至目前,郑州市已聚集科研人员1300余人,培养研究生2200余人,先后承担、参与国家级项目50余项,取得各类知识产权900余件,累计服务企业1600余家(次),引进孵化企业约80家。  (记者 李娜 刘盼盼)

zj

相关文章